首页 > 相关新闻
长三角小化工走上“没落之路”

长三角小化工走上“没落之路”

“小化工曾经的辉煌有其历史特殊性。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对于财富和物质的需求远远高过了社会供给的能力,环境保护意识也极其淡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化工以其投资门槛低、产生效益快的特点而广受追捧。不能否认小化工曾经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也不能否认今天为数不少的优秀化工龙头企业都是从小发展到大的事实。但是,当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小化工作为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必然面临转型提升的要求。”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旭这样认为。
  长三角地区有多少家小化工企业?这个数据恐怕没有人能够准确统计。一座破房子,一口大铁锅,两三个工人,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化工厂。而且随着1998年原化工部被撤销,多数省市的化工厅局被缩减成了某局或者某委下属的一个办公室,行业管理力量削弱,而理应替代其职能的行业协会又羽翼未丰。尽管如此,只需看化工行业在江浙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度遍地开花的各种化工区,我们就完全可以想象到这个数字该有多么庞大。在去年召开的浙江省化工行业会议上,当时官方透露的粗略统计数字为全省有11000余家。据记者的了解,江苏省的小化工数量只会更多。
  但小化工的辉煌已成为过去。在今天的长三角,它们的领地正在渐渐失去,企业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随着环境恶化以及能源供求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极力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专项整治行动一浪高过一浪。而小化工作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典型代表,首当其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007年5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小化工成为众人眼中的“罪魁祸首”。为此,当地环保、规划、工商、税务、金融、海关、电力、供水等部门,联合采取了专项检查、规划限批、吊销执照、提高放贷门槛、加强税务检查和处罚力度、实施进出口限制等手段,迫使规模以下小化工生产企业大面积关停。据悉,2007年江苏共关闭小化工1934家,其中太湖流域关闭1197家。今年,江苏将再关闭小化工1162家。
  在浙江,尽管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似乎并不像江苏那般凌厉,但事实上,浙江的小化工企业比江苏的同行们更早地体会到了“紧箍咒”越念越急的压力。由于区域地理特征所致,浙江地少人多,环境容量极其有限,小化工粗放式的生产方式给环境带来的恶果,更早地显现了出来,并曾由此引发多起群体性事件。如椒江黄岩的水源污染事件、萧山南阳化工区污染事件、东阳画水事件等等,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极大,也促使浙江省政府更早地采取了调控措施。从2004年开始,浙江发起“811环境治理专项行动”,相继取缔了多个小型化工园区,数百家环保治理不过关的小化企被关停。在化工企业数量急剧减少的同时,一些目前发展得较好的化工企业也纷纷将新建项目投向了省外。据粗略统计,温州市仅2006到2007年两年间,外迁企业超过了300家,对外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相比于浙江和江苏,上海化工产业的规模近年来一直处于萎缩态势,对小化工的取缔还要更早一些。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会长许秋塘在一次会上曾表示,小化工在浙江和江苏还能扑腾几年,在上海连扑腾的机会都没有了。
  除了“关停并转”已有的小化工企业外,长三角地区还大大提高了化工企业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禁止小化工企业的进入。苏州制定了《苏州市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把排污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提条件。南通市最近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建化工项目管理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严格禁止其他地区淘汰的技术水平低、污染重的小化工项目转移到南通市”。在浙江,2007年初发布的《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加强化工产业引导,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矛头直指小化工企业。
  可以看到,在今日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为数可观的小化工企业已经走上了一条前途黯淡的“没落之路”。但是随之兴起的,将是经历了重重历练、在大浪淘沙中壮大起来的大中型化工企业。这也是长三角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