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新闻
08年油价走势与投资策略

08年油价走势与投资策略

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达到历史新高,从而引发国际政治经济的“地震”,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预期盐分强烈。2008年石油价格是否继续保持高位持续上升?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不仅是制定有效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也是做好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由过热向健康发展的政策基础:因为油价影响物价,物价影响人心、人心影响稳定、稳定影响效益。
  一、高油价将持续
  高油价在表面上看是国际政局动荡的结果,特别是重要产油地带如中东局势的紧张、产油国尼日利亚近来的动荡局面,对油价的高企起到时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油价上升的主要核心的因素是美国,是美元国际通货地位保卫战的结果。在双赤字情况下,美国为了保持美元的“信心价值”,在金本位制破产的条件下,只能通过控制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石油资源,让石油起到美元内在价值的信心作用,双赤字下流向全世界的美元才能具备支付手段与储备货币的功能,美国才可能通过出口货币进口财富实现对全世界的财富大转移,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将“落后国家”的剩余价值无形中转移到美国居民和国库中。
  为了美元想象价值的保存,美国不惜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制造伊朗核问题等,当证明伊朗核问题是一个美国制造的谎言时,美国就在自己的身体上割下一块烂肉:“次债危机”,并将“次债危机”这一金融病毒播散到全世界,从而引发新一轮货币倾销。这样在政治上通过恶化地缘政治形势,在经济上通过美元倾销,两手同时抓,共同激化了石油供求关系,迫使国际油价的节节上扬。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已经将货币倾销和制造国际动荡局势当做解决其国内巨额债务问题的主要策略,在新一届总统上台前,这一策略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升的美国因素还会继续,2008年石油价格仍然会在美国“理性”调控下出现非理性的上升。
  二、高油价下的物价趋势。
  一是油价上涨,不仅对工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直接作用,还导致油品消费群体的生活成本增加。油价的飙涨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更为全面而广泛。现代运输业不得不以提高运价以弥补亏损,运价的上涨势必造成各种消费品的涨价,最终推高柴米油盐的价格,从而引发CPI的全面上升。
  二是油价上升提高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控制的难度。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成本与石油价格直接相关,高油价直接推高了粮食生产成本,如果粮食价格跟不上生产成本上升,仍然会抑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会急剧上升。鉴于这种全球共识,在期货市场上,粮食价格已经持续上升到历史高位或者创造新高。国际粮食价格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近期小麦期货价格上涨16美分至每蒲式耳9.31美元,迫近历史高点,大豆期货价格升至12.38美元,创下34年新高,玉米期货价格距近期创下的11年高位。在巴黎,油菜籽价格升至历史高点,上涨1.5%至每吨444.75欧元,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昨日上探每吨961美元的历史高点。由于粮食和油菜籽是生物燃料的关键原料,油价上涨给农业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2007年,农业大宗商品市场的回报水平为近30年来最高。
  三是粮食转化为生物能源的冲动加剧,从而更加收紧粮食供应,激发食品价格上升。在高油价下,食品、饲料和燃料方面对农作物的需求混合在一起,造成了对农产品需求几何级数增长。但是世界粮食短缺情况严重的条件,生物燃料的发展却因高油价而不断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粮食展望计划主任居尔坎说,过去十多年,全球谷物储量一直在减少,目前的储量只够维持57天。巴塞罗那粮食资源组织指出,随着许多农民准备改种可带来高利润的生物燃料作物,粮食供应进一步恶化。2007年美国农民将所种植的1400万吨玉米,相等于总玉米产量的两成,用于提炼汽车燃料乙醇,世界玉米价格上涨了将近一倍。因为美国的玉米出口占了全球总出口的七成,日本、埃及和墨西哥等国都从美国进口玉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如果扩大使用生物燃料的情况持续下去,以粮食作为燃料来源可能会对粮食需求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可能从2005年的每年100亿加仑增至每年250亿加仑,折合为年率每年增长20%。高油价必然告别低粮价,全球将进入高粮价时代,为此中国将结束低通胀和高增长的黄金时代。
  三、物价趋势与宏观政策。
  一是在国际石油价格为美国调控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得充分考虑国际背景。石油价格上升,必然导致其它原料、资源价格上升,中国进口的成本将会急剧提高,从而对冲了出口利润的增长。2008年在高油价的条件下,宏观调控就不可能只通过“重农”政策实现农业的全面复苏。美国农业是在国际“大棋局”下进行布局的,通过对农业全面高额补贴保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保持,并通过代价倾销摧毁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从而在石油以外储备了另外一个战略武器。在美元倾销的同时,现在美国来一个对粮食、石油同时提高价格的战略,迫使大量石油进口和粮食安全还不稳定的中国付出高成本。美国一减少玉米出口,全球的粮食和食品价格就跟着上升,食品价格上升,必然推动利率上升的预期,从而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人民币加速升值就是美国在不断冲销其对中国的负债。2001-2005年中国在粮食丰收的条件下,谷贱伤农,没有做好农业的保护工作,导致大量的母猪被宰杀,在蓝耳病的突袭下,低物价的假象一夜离去。
  二是对通货膨胀预期会增加。伴随高油价而来的,已经能源危机的恐慌,国际间确保石油供应而展开的争夺变得非常激烈。中东、南亚及其它产油国政局的动荡,为油价的高升火上浇油。能源危机的担心必然导致对石油储备需求的上升,从而在短期内加剧了石油需求的上升,石油需求上升,石油美元更加泛滥,美元倾销的路径更为宽松,从而出现世界性的美元倾销和世界性的物价上升压力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强烈形成。
  三是中国为预防通货膨胀预期过度,必然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今年春天会因为油价高企而更紧,对贷款的额度管理将可能是十年来最为严格的,对中小企业将会形成较大的压抑。利率上升因为要平衡本币升值的冲动而谨慎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一年期存款利率在5.22%左右,最高预期不会超过5.49%。存款保证金率还会强化使用,大约会达16.5%的水平。这种强烈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形成马太效应,行业的集中度会提高,利润必然会向国家政策倾斜,从而在高油价下的投资策略提供明晰的思路。
  四、利润漂移与投资策略。
  在国际油价和生产资料价格高企的条件下,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已经通过国际贸易不断传递到中国经济体。中国经济是在高价进口、低价进口并在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和本币升值多重压力下出台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因此是一种矛盾状态下的政策调控工作。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取消资源、原料和能源进口关税,对一些高能耗行业征收出口关税的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基本格局。本币升值、能源价格高企必然造就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行业集中度利润集中度提升,即会出现20%的国有大企业占80%以上利润贡献率的现象。预计这一现象在2008年会继续存在,所谓大蓝筹股行情会在夏天来临时出现。
(来源:亚博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