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入乡随俗写起感谢信
最近,上海化工区里有件新鲜事:巴斯夫、科思创、三井化工、赢创等外资企业一边忙生产,一边“入乡随俗”写起感谢信。字里行间,讲述了一个个“园区与企业在一起”的小故事:
巴斯夫说,最近需要紧急出口一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到德国,在园区管委会和金山海关的支持下,只花1天时间就完成了从申报到海关放行的全流程,紧急出口任务顺利完成;
科思创说,疫情发生后,企业既需要口罩等防疫物资,又需要生产原材料,在管委会和海关部门的支持下,相关物品在第一时间送到了生产一线……
“企业发来的消息有点不好意思拿出来,但这些消息说明,经过这次疫情,企业与园区走得更近了。”在记者催促下,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副主任余亮茹还从手机里翻出一条短信,来自园区里一家日企代表:“您的恩情小生没齿难忘。大恩不言谢……”
短信背后的故事不算复杂:这家公司有一名关键岗位的外籍员工之前休假,计划3月回上海复工,因不了解中国的隔离规定顾虑重重,提出很多问题。企业无法解答,只能求助于管委会。管委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落实专人向这家企业解释了外籍人员入境的流程和相关要点。前几天,那名日籍员工顺利返回上海并按规定进行了隔离。
余亮茹说:“那么小的一件事,对方却用‘没齿难忘’来表达感激之情,说明企业的‘痛点’不分大小,只要能解决,企业就会更信赖园区。”
据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排摸,复工复产中企业遇到的问题大致类似,主要涉及防疫物资、人员返岗、物流运输。为此,园区提前进行梳理,打通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渠道;在企业提出需求前,园区已经未雨绸缪。比如,针对跨省人员的返岗通勤问题,园区在2月中旬与上海金山区、浙江平湖市和嘉善县沟通联系,为企业申请跨省通勤通行证。企业有需要时,只要向园区申请,符合条件的员工第一时间能获得通行证。对这些复工复产方案,企业可以“拿来就用”,直接结果是上海化工区的复工复产率在全行业领先,为上海化工产业今年保增长、保投资打下基础。
根据最新数据,上海化工区内企业复工率已达100%,在建工地复工率100%,重点建设和投资项目稳步推进。
“对中国市场的增长充满信心”
上海化工区内,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群星带着记者走上三层办公楼的天台眺望,稍远一些就是占地50亩的“有机溶剂废液回收利用项目”工地,“本来计划3月底完工,因疫情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在园区支持下,工期可以赶回来,预计7月前就能投入运行,与最初的计划一致。”
张群星的办公室里,有厚厚一沓合作协议。在客户名单中,有不少知名跨国药企的名字。“客户等不及了,一直在问有机溶剂废液回收利用项目什么时候能运行,因为这个项目既能为园区服务,更能为上海的化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张群星说。
以往,制药企业等使用高纯溶剂后,产生的有机废液只能采用焚烧方式处置;通过对有机废液采用回收利用方式处置,可以回收并利用其中的溶剂资源,既减少企业排放,又节约运行成本。星可在建的二期项目是一个填补上海乃至国内有机废液处理这一市场空白的设计,规划处理规模为每年3万吨。张群星估计,“这个几亿元产值的项目能为几百亿元产值的企业提供配套环保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因为疫情,项目建设工期有所耽搁,星可“工期一定能赶回来”的信心来自园区管委会。工地复工后,管委会和职能处室负责人来了好几次,和企业一起商量进度,表示项目一完工,就会协调市相关部门进行备案、验收等工作。如果按照常规的办事时限,备案和验收可能要半年时间;可“加速跑”后,有望缩短在一两个月内。这样,项目能按疫情前的计划投入运行。
上海化工区内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很多像星可二期这样的项目都在园区管委会支持下顺利进行。全球行业巨头英威达宣布,正如期推进位于园区内的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过人民币84亿元。英威达亚太区中间体业务副总裁李凯说:“英威达对中国市场的增长充满信心。”
“中国生产”有更大舞台
与那些受疫情影响而停产的行业不同,大部分化工企业自疫情发生后,或是加快了复工速度,或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因为它们是抗疫物资原材料的供应方。最近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这些企业的生产任务更重了。
据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排摸,园区内有10多家企业与抗疫息息相关:赛科公司的聚丙烯是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注射器等生产原料;3M公司的医用胶水、汉高公司的医用无纺布胶粘剂等,都是口罩生产原料;科思创公司、三菱瓦斯公司的聚碳酸酯,以及罗姆公司、璐彩特公司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是护目镜、防护手套的原料;上海氯碱公司的次氯酸钠、赢创公司的异佛尔酮,是消毒液的原料……这些重要的抗疫物资原材料源源不断从上海送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
更有企业发现,战疫为“中国生产”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张群星拿起一个4升装的深棕色试剂瓶向记者解释,此前瓶装的中高端高纯溶剂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中国生产”中高端高纯试剂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10%。“不过,近期国外品牌的高纯溶剂及试剂产品进口受疫情影响,国内药企又纷纷复工,对高纯溶剂及试剂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这就为我们本土企业提供了机会,更多的企业可以看到‘中国生产’的实力。”他透露,今年1月和2月,虽受物流中断等因素影响,星可还是完成了销售额计划的95%,“3月增能后,完成第一季度的销售计划没有问题!”
园区也为企业增产解决了后顾之忧,凡是涉及企业生产周期、生产效率的事项,均已实施更高效的流程。比如,对土地规划等事项办理,按规定落实“双减半、零材料”、容缺后补措施;危化品备案、全封闭通行证等办理事项在合规前提下从简从快;海关“绿色窗口”和专窗受理模式推广至企业复产复工急需的进口原材料等,实施海事审批查验“零等待”……
3月以来,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又接连发出两份“英雄帖”,欢迎企业申报“绿色发展专项扶持项目”和“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由专项发展资金提供支持。“我们希望引导企业将自身发展需求与化工技术、化工工艺的改造升级结合起来,打响上海化工制造品牌。”余亮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