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工等工业行业产能过剩为何屡治屡发
产能过剩的对于中国化工等多个工业行业而言,是个老生常谈话题,从近年的情况看,产能过剩在我国的表现形态似乎变得越发复杂,其治理难度也不断加大,日渐成为困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长期性问题。 综合来看,造成国内多个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 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不尽合理。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产能过剩判断指标体系,学界衡量产能过剩主要是用行业产销率、产品库存、价格水平以及企业利润等指标,间接说明产能利用的情况;而政府则是通过对部分商品的供求和行业产能利用的调查,并根据相关经验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市场需求作出预测,来判断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然而,由于数据的支撑极其有限,政府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可能不够全面(或者是滞后),加之预测方法不一定恰当,对市场前景的认识和把握不足,很多判断都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市场要素成本过低,自动调节机制失灵。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会通过价格调整、市场范围变化和企业退出等市场方式自动调节。但为何我国的产能过剩在部分行业屡治屡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的投资成本过低,企业在产能过剩条件下仍然“有利可图”。如国有企业的土地和融资(或资金)等成本偏低,民营企业的劳动力和环保等成本过低。“有利可图”的个体理性往往导致行业的非理性,加剧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扩张。 短期行政性政策居多,长期约束力不足。从前述分析可看出,政府采取的短期性行政命令,如直接限制产量、禁止投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强制性措施较多;而长期性约束政策,如提高环保、技术、质量标准等相对较少,且没有建立长期的跟踪检查、监管、处罚等规范的法律制度,再加之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结果就是政策前期的效果显著,而后期随着执行力度的下降,其约束效应越来越差,甚至逐渐消失,从而导致过剩行业治理之后仍会死灰复燃。 政策的时效性和协调性不好,效果相对有限。抑制产能过剩政策出台往往选择在经济和市场不太景气的时期,并给企业预留一定的整改时间,而还未等到企业完全调整到位,市场需求却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剩产品有时反而成了紧俏产品。在下一轮投资规模扩张中,大企业投资审批时间和周期长,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小企业投资少、见效快,遍地开花,又加大了行业整合的难度。另外,治理产能过剩毕竟是压缩存量和控制增量同时进行的,短期内将会加剧失业、降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等,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难度较大,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政策出台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不匹配,导致其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但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想在产能过剩的大格局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企业管理者拥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外,更需要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走势与变化,适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选择优势产品,从而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