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石化行业应依靠市场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国内石化行业应依靠市场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8日向社会公告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共涉及企业2087家,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关闭。这意味着,我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在这些企业当中,涉化企业占到了300多家,超过总数的七分之一,可谓任务相当艰巨。 近十年来,我国包括化工行业等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曾经反复多次出现过,呈现周期性显现的一大顽症。究其根本成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政府配置资源的后果。由于政府配置资源,冲淡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发了诸多产业的产能过剩。 第二,垄断产业制造了产能过剩。由于众多垄断企业盲目扩张,才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产能过剩,这是产能过剩产生的体制性原因。 第三,投资过旺加剧了产能过剩。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开始,加大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搞建设、上项目,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由于投资过旺,加剧了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 实践证明,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如果一个企业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企业因为没有销售利润而造成亏损,最后倒闭是天经地义的事。企业是市场的微观基础,是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生死存亡由市场来决定,如果动用政府的行政手段来关停企业,后果太重,成本太高,效果不佳。最后造成政府与市场的错位,不利于由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的转型和调整。 政府出面淘汰落后产能有负面效应。第一,淘汰的效果不佳,容易走过场。第二,政府出面淘汰落后产能,容易自揽包袱,加大政府负担。市场淘汰过剩产能企业自认损失。第三,会影响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18个行业被列入淘汰之列,2000多个工厂被淘汰拆迁,至少影响地方上千亿元的GDP产值和上百亿的财政收入。产生大量的下岗工人,降低就业率,提升失业率,在某种程度上危及一些地方和行业的稳定。第四,解决落后产能,一方面要主观上强行淘汰,另一方面要贵在刺激消费,提高社会购买力。 通过发展经济缓解社会供求关系和矛盾,用刺激消费消化过剩产能,这样才能主动调节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用消费刺激生产,拉动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