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外贸业绩大幅增长危机影响仍存隐忧
上半年,尽管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远未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但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依然取得了骄人业绩:全行业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进口总额1584.76亿美元,同比增长70.9%;出口总额6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半年累计实现贸易总额2199.58亿美元,同比增长61.4%,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在进口产品方面,原油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继续保持第一大进口产品地位。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18亿吨,同比增长30%;进口贸易金额66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占全行业进口贸易总额的42.1%。合成树脂和有机化学品则是第二和第三大进口产品。在出口产品方面,橡胶制品、有机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位居出口额的前三甲。 然而,统计数据还显示,上半年,石化行业进出口贸易逆差969.94亿美元,同比增长97.3%;进口总额同比增长70.9%,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1.1%,增幅相差接近3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石化行业良好的外贸业绩背后也潜藏着隐忧:内外需复苏并没有实现同步,行业出口贸易恢复明显慢于进口贸易,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外需市场依然未得到稳固,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据业内人士分析,汇率变动对石化行业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人民币小幅升值,对石化行业来说弊大于利。石化行业贸易逆差较大,且进口产品主要是大宗资源性产品和原料类产品,国内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在国际市场上,这些产品大多以美元计价,而且我国目前对这些产品的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如果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引起原油等大宗产品国际价格的上涨,不仅国内市场无法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给进口带来的好处,甚至还会引发输入性通胀。 此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石化行业出口贸易打击较大。国内石化产品的出口主要靠价格优势,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削弱其竞争力。而且,石化行业近25%的出口贸易属于出口加工型贸易,人民币升值会对这些产品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人民币升值对石化企业的海外业务也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境外投资收益将减少,石油特别收益金将增加,我国石油出口企业和国际工程服务企业取得的外汇结汇收入也将减少。 除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还有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目前,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并拉动欧元对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引发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预计升值幅度可达15%左右,这将直接影响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出口。此外,由于纺织、玩具等制品的出口也将减少,作为原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也将受到间接冲击。 针对行业出口形势更趋严峻的现实,石化行业联合会已经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国家保持或进一步提高石化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化肥的出口淡旺季关税。同时,石化联合会还将加强国际贸易协调,跟踪研究后危机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行业的影响,积极做好产业预警、贸易保障和争议协调工作。此外,联合会还将强化国内企业间的贸易协调,避免企业在出口方面出现相互压价、相互拆台等恶性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