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结构调整再添巨大推动力
石化产业是国家调整振兴的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调整在前,有调整才有振兴。目前,全行业迫切需要贯彻《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但在后金融危机阶段,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却让一些企业“好了伤疤忘了疼”。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强调,及时为石化行业深化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推动力。 在深入调整的过程中,一些已经产能过剩的产品门类首当其冲。中国纯碱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锡岭在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说:“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的纯碱行业将在下游需求缓慢增长的同时迎来结构调整的机遇期。” 据了解,从2008年到2012年是纯碱产能的释放高峰期,每年将有超过200万吨的新增产能投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很大。王锡岭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以及“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等措施,正好给纯碱行业的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放缓发展速度,调整发展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和技术水平将成为全行业的工作重点。 在将要出台的《纯碱行业准入条件》中,布局、规模、质量、能耗和环保等方面的门槛均有提高。如新建氨碱厂设计能力不低于年产120万吨,新、扩建项目水循环利用率须达到95%以上,在中部、东部和西南地区不再审批新、扩建氨碱项目等。 同样,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也已明确了硫酸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严格控制产能总量,未来3~5年内原则上不再新增产能,加快淘汰年产量10万吨以下的制酸装置。另外,还将逐步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鼓励企业进入化工园区发展。硫酸协会理事长齐焉表示,目前硫酸工业集中度较低,全国520余家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仅13万吨/年。预计2012年硫酸产能将超过9000万吨,而消费量仅在6500万吨左右。因此,只有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氯碱论坛上,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军提出,结构调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氯碱行业在产能高增长的同时开工率明显不足,聚氯乙烯产能利用率只有2/3。产业布局和区域供需矛盾突出,造成产品物流成本较高。因此,未来氯碱行业要纵向整合——整合上下资源,横向整合——发挥规模优势,混合整合——提升综合实力,并实现集中化、一体化和基地化。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表示,橡胶行业只有做好5个方面的调整,方能平稳发展。一是调整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产量和产能的增长,调整为技术型质量的提高;二是调整产品结构,从中低档产品调整为中高档产品;三是调整市场结构,从单一市场调整为多元化市场,变过分依赖出口为以国内市场为主,外销要扩大非洲、南美、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四是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出口商品向中高技术加工和较高附加值的集约型方向转变;五是调整企业结构,扶持企业由“小而多”变为“大而强”。 而提高产品档次和企业实力、实现“大而强”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育区域产业集群。范仁德认为,产业集群最大的优点是能做到资源共享。比如,从原材料采购方面看,小企业订单量少,很难从大厂商购进天然胶等原材料。这些企业若集中联合采购,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买到优质优价的原料。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企业也要抓住机会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一些行业组织为企业指出了调整的方向。纯碱协会提出了两项产品结构调整的建议:一是要加大重质纯碱的比重。重质纯碱经造粒后比重加大,适用于机械化大生产且方便运输;二是增加干氯化铵数量,将其造粒并进行直接施肥试验,为氯化铵开辟销售市场。磷肥协会理事长武希彦认为,磷肥行业今后应推广缓控释肥和水溶性专用肥,还要继续加快湿法净化磷酸替代中低档热法磷酸的进程。 对于当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石油和化工企业必须主动参与并谋求出路,而不是等待“被调整”。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华认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仅仅依靠国家政策的卡和堵是不行的,如果企业依然沿续传统的发展模式,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发展的质量,最后会被市场所淘汰。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在转型升级中尝到了甜头。据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庄启传介绍,由于注重了品牌建设和产品结构调整,纳爱斯集团在金融危机中仍然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他们将借国家和行业大力推动调整振兴之机,使企业再上新台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