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与绿色环境和谐相融
为迎接2010世界博览会,目前,总面积5.28平方千米的上海世博园正如火如荼开展场馆建设。与此同时,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行动”在上海持续走向深入。8月1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估报告》,对上海筹办世博会的环保努力予以肯定。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表示,上海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环境保护行动”不仅惠及7000万人次的世博会参观者,长远更是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和2000万市民留下一份绿色资产。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大力推进上海环境保护工作,2003年,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由市长挂帅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全市滚动实施环保3年行动计划,环保投入累计达到2250亿元以上。多年来,上海积极开展空气质量、能源、固体废物、气候碳中和等9大环保核心领域工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污染、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综合措施,推进环保上新水平。 上海市实施保护环境最重大的举措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上海按照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和郊区“三个集中”战略,强化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和污染源头控制,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集聚和污染集约化控制,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企业和产品,为世博会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化工领域成为上海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本世纪初,上海在关停并转中心城区上千家中小企业基础上,瞄准国际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建设了世界级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中石化、上海华谊等国内大集团前来落户,同时吸引了巴斯夫、拜耳、BP等国际知名公司入驻。在金山第二工业区,集结了一批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精细化工企业。通过三轮环保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华谊集团吴泾基地“脱胎换骨”,上海焦化3年内先后关闭了4座焦炉,吴泾化工公司停产了运行44年的合成氨装置;在调整中吴泾基地实现产业升级,以先进的煤基多联产为龙头,重点发展附加值高、能耗低的醋酐、醋酸等系列产品;重化工业变“轻”、变“绿”了。 今年初,上海市经信委又提出继续加大力度,聚焦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重点行业开展整治。在中心城区、黄浦江上游准水源等区域,将调整淘汰落后产能600项,节约标煤90万~100万吨,争取80家重点危化企业调整。 上海在持续推进产业、产品结构性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同时,加强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和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投入的效果已经显现:2008年,上海市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0年相比分别降低了71%和67%;全市万元GDP能耗0.801吨标煤,同比下降3.78%,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035吨标煤,比上年下降5.03%;上海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达328天,优良率89.6%。 上海市环保局向记者透露,今年开始的上海第四轮环保3年计划,已安排了涉及820亿元的260个项目,其中很大部分针对世博园区的核心区域。目前,该市11家燃煤电厂计1067万千瓦装机容量燃煤机组安装了烟气脱硫设施;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73万立方米/日,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8%;“限塑令”得到有效落实,形成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以及焚烧、安全填埋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处置架构体系;共对5975台燃煤锅炉进行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在内环线以内666平方千米区域实现了无燃煤化。 据了解,目前世博园区规划提出了园区内汽车尾气零排放和“低碳世博”的目标及实施计划。1000辆清洁能源汽车将在世博会开馆前投入使用。从11月1日起,上海车用汽柴油标准将由现行的“国Ⅱ”直接过渡到“国Ⅳ”,上海高化、上海石化的汽油脱硫装置建设正加快推进,确保10月1日先行供应“国Ⅳ”标准油品。 上海市环保局长张全表示,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上海将进一步健全污染减排制度和政策,逐步完善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特大型城市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努力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