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体系为石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透析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给石化产业的带动作用(上)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一国家战略的明确提出,不仅对上海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发挥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好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应对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减速,推动我国石化产业的调整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业与石化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有金融机构899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95家;上海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金融市场完备的城市之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立足于为制造业、贸易等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张艳辉认为,石化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投资密集型产业,它与金融业关联度高,需要金融业的强有力支撑。张艳辉分析说,从产业感应度系数看,国民经济最终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业要增长11.94,即金融业的产业感应度系数为11.94,而石化产业则为4.18,这两大行业分列全部行业中第一、第四,完全可以实现融合发展。 上海及周边地区广阔的经济腹地,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石化工业,对金融服务具有旺盛需求,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具优势的条件。资料显示,2008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GDP规模占全国的比例为22%,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占到24%,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到36%;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庞大,年总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化学品出口占国内三分之一以上,该地区拥有上海化工区、镇海化工园区、南京化工园区等世界级工业园,驻有上千家大中型国企、数百家外资化企。张艳辉说,如此大的制造业规模,会助推金融业发展,同时通过金融业的支撑,推动石化产业做强做好,两者互为促进。 完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体系 以前国内金融业对石化产业的推动,大多以贷款形式出现,整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对此,上海社科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华林研究员向记者表示,现在从国家层面把上海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理应要建立和完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为石化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金融中心建设要有创新思维和举措,上海会在哪些方面突破呢?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人民币支付清算和市场交易方面的作用;探索推进上海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稳步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研究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积极发展再保险市场;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及创业投资企业等。 韩华林提出,石化产业的发展资金需求量大,除发挥内资银行作用,外资银行也要参与进来,开发中国企业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国外融资租赁业务比较普遍,而国内还没有很好开展,可以尝试由过去银行贷款支持企业购买大型设备,改为由政府组织投资租赁公司,把设备租赁给企业,租赁公司收取租金,此举可减轻企业负担,当然法律保障工作跟上。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伍登熙说:金融业对化工产业的支持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开设风险投资,现在我国石化产业规模不算小,但在高端领域比较落后,如要自主开发产业化的项目,缺乏资金,企业要冒很大风险,而国外,如果没有风险投资的加入,企业是不太会做产业化项目的。二是银行要支持企业并购,目前国内大宗化工原料的产能过剩,许多企业活不下去,可以让有实力、有技术的公司兼并,改造后用于新项目,这就要得到银行的扶持。 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规范发展 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衍生品,它有助于健全金融市场架构,扩大规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形态在上海都能见到,如证券交易、期货交易、产权交易、技术交易等;在化学品交易方面,有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上海化学品交易市场、危化品市场、中昊化工交易市场、中山塑料市场等。 韩华林提出,上海要利用跨国公司总部(含地区总部)、国内化工大企业总部(含办事处)集聚的有利条件,利用上海航运、交通、信息、会展、人才、中介服务等综合资源,加上长三角石化产业发达的区位优势,把上海打造成中国的化工内外贸易中心、化工品牌中心、化工信息发布中心等,定期发布化工产品的“上海价格”;同时在交易业态上突破传统壁垒,不断创新,普及电子商务。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将为上海期货市场定价中心的打造,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表示,上期所着眼于长远发展,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和业务创新,将进一步深化铅、白银、原油及成品油、乙二醇、沥青等期货的开发,做深做精现有品种,探索交易机制的创新,为市场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