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新闻
氯碱行业以产业升级迎接高成本时代的挑战

氯碱行业以产业升级迎接高成本时代的挑战

“高成本时代,给中国氯碱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某种意义上,高成本的压力将成为一种倒逼机制,逼迫氯碱行业加快整合步伐,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节能减排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氯碱行业将借此实现竞争模式升级,摆脱低级的价格竞争模式。这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氯碱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中国氯碱论坛青岛会议上作出如上表述。
  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
  李军介绍,中国氯碱工业已步入了高成本时代。高成本首先是来自油价的持续走高。2007年全年原油均价为72.2美元/桶,今年1~8月份达到115美元/桶。其次,国内煤炭价格对氯碱工业影响很大。今年氯碱工业原料全面上涨。一是盐涨价,5月份原盐价格380元/吨,7月份550元/吨,上涨45%;烧碱单位盐耗以1.55吨计,成本上升263元/吨。二是电涨价,今年7月1日起,全国各地电价都有调整,东部氯碱行业电价平均涨幅为0.03元/千瓦时。电石单位电耗以3250千瓦时计,
  PVC单位耗电石以1.42吨计,电石法PVC成本上升138元/吨;烧碱单位电耗以2400千瓦时计,成本上升72元/吨。此外,运输成本也大幅提高。成本的上升将影响国内氯碱市场的竞争模式,促使氯碱行业整体格局发生变化。
  行业布局逐渐变化
  近几年氯碱工业的过度发展,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是开工率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烧碱产量平均增幅达到14%,高于产能增幅4个百分点;而2004~2007年,产量平均增幅提高到18%,却低于产能增幅7个百分点。2005年以前烧碱行业保持较高的开工率,从200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同样情况也存在于PVC行业。2000~2003年,PVC产量年均增长17%,仅比产能增幅低1个百分点;2004~2007年,产量年均增长18%,却比产能增幅低了10个百分点。2004年PVC行业开工率开始下降,今年将降低到60%以下。
  二是电石法PVC工艺占主导地位,比例从2000年的50%左右逐步上升到2007年的72%,而且这种趋势还会加大。中西部氯碱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2000~2007年西北地区氯碱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6%。未来几年,中西部地区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如果拟建项目如期完成,总量将超过华北和华东。由于运输价格上涨等因素,目前电石法PVC在中西部因靠近原料产区,仍具一定的成本优势;而东部由于原料及物流成本的上升优势几乎丧失。因此氯碱工业建设出现两种趋势,靠近原料(原盐、煤矿、电石)丰富的地区建厂和靠近下游企业(铝业、石油、纸业)建厂。
  三是氯碱下游行业发展趋缓。氯碱工业前些年得以高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下游行业的发展支持。但目前下游行业出现了发展趋缓的迹象。与2007年相比,2008年烧碱产能增长了20.5%,上半年产量达到989万吨,增长12.8%。而主要耗碱行业2008年上半年产量增幅均大幅下降。氧化铝产量增幅从2007年的47.7%降低到2008年上半年的19.1%,纸浆从16.1%降低到2.8%,纸从18.1%降低到14.5%,合成洗涤剂从11.7%降低到4.8%。这导致烧碱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PVC情况也是如此。与2007年相比,2008年PVC产能增长了32%,而下游需求并没有给这种高增长以强劲的支撑。除了型材与管材还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外,其他下游行业增速都明显减缓。薄膜增长率从2007年的12.4%降低到2008年上半年的2.5%,塑料编织袋从31.5%降低到24.5%,人造革从18%降低到9.1%,日用塑料制品从16.1%降低到8.3%,包装容器从8.3%降低到-16%。由于下游增速减缓,PVC供过于求矛盾更加突出。
  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针对目前氯碱工业面临的形势,李军提出了以下对策:
  抓住国际市场调整机遇,扩大出口。目前烧碱国际市场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出口增长势头强劲,来料加工成为一种新的探索模式。但要防范贸易争端和摩擦。
  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差别电价等政策的实施将推动氯碱工业发生结构性变化,行业的进入门槛有望抬高,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将加快。
  行业整合,促进产业链的优化。通过兼并重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差异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研发新品,提升附加值,加强售后服务,实施品牌战略。
  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广离子膜法和扩张金属阳极改性隔膜技术、干法乙炔技术、无汞触媒技术,淘汰石墨阳极隔膜法,实现装置规模大型化,产品向深加工、专业化、高附价值方向发展。
  行业自律,树立氯碱新形象。实施清洁生产,推行行业准入制度,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氯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