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石油市场注定不平静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从年初每桶60美元下迅速上涨至最高每桶100美元,今年以来也基本稳定在90美元以上。由于我国消费的原油约有半数需要通过进口得以满足,如此高的油价也给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首当其冲的便是成品油市场。 由于我国成品油还未实现市场化,油品价格由发改委统一制定。虽然成品油定价体制已屡经改革,但与国际市场价格滞后还是非常明显。由于2007年国际油价上涨实在太过迅猛,导致国内市场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明显倒挂。在这种背景下,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炼油环节出现明显亏损,众多民营炼厂纷纷减产甚至停产,导致市场上几度出现“油荒”。而发改委基于CPI涨幅过大的顾虑,也不敢大幅调高成品油价格。 由于两大集团均为上下游一体化,炼油亏损有上游采油环节巨额利润得以弥补,并且发改委可能还会给予补贴,所以成品油价格控制的最大受害者实际上是民营炼厂。这也在客观上导致成品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深,而这种局面在今年很可能还将继续下去。 短期来看,成品油定价体制还不会有太大的改革。这也造成当前采油环节可以获取暴利,以至于要征收特别收益金,而炼油板块则是全面亏损,屡屡申请财政补贴的局面。要想扭转这种态势,根本途径是要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从而最终实现成品油的市场化定价。发改委的干预,更多是用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而不是简单被动应对市场行情的波动。同时,这还需要加快推进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只有政府和企业有了足够量的石油储备,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市场异动。 此外,征收燃油税也是一个有效途径。由于燃油税与原油消费量直接挂钩,客观上可以起到推进资源节约的作用。当然,在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开征燃油税税也有一定风险。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通盘考虑,而对公共交通、农业生产等用油,可以由政府部门给予一定补贴,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 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促进油品市场的充分良性竞争。只有逐步破除两大公司的政策性垄断,逐步放开对原油进口、炼制、销售(包括批发、零售等)诸多环节的限制,我国油品市场才能真正步入有序发展轨道。即便是两大公司,也能在这种健康竞争市场中更好发展,以应对国外石油巨头的冲击。 除此之外,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影响也将影响石油行业的发展。随着节能减排政策、两税合并、出口退税等政策的逐步深入。其影响力将日益得以体现,并将在2008年进一步影响石油行业的发展。以节能减排政策为例,石化行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必将会逐步出现行业规模、行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参考发达国家炼化工业的发展轨迹,随着下游需求的增长,炼化业在行业总产能增加的同时,装置规模将趋于扩大,而企业数量会逐渐减少,最终得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由于全球原油市场需求旺盛,加上产油国政治局势朴素难以预期,短期内国际还会在高位震荡。随着我国油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将势必继续对我国石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2008年我国油品市场注定不会平静。 |